中国考古学·两周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先周文化与周边青铜文化的关系

当时分布于先周文化周围的青铜文化主要有三支,一是商文化,位于先周文化以东;二是寺洼文化,位于先周文化以西;三是辛店文化,也位于先周文化以西。这几支青铜文化的分布地域随着先周文化的兴起而逐渐退缩,同时在长期的共存条件下,它们与先周文化相互接触,对先周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先周文化与商文化

关中地区的商文化,早至二里冈下层阶段,晚至殷墟第一、二期。各个时期的分布地域也有所不同。二里冈下层阶段的遗存,发现地点有耀县北村、华县南沙村、西安老牛坡、扶风壹家堡等遗址,地域跨西安以东和周原地区,以西安以东地区最为集中。二里冈上层阶段的遗存,发现的地点较多,有华县南沙村、耀县北村、西安老牛坡、礼泉朱马嘴、岐山贺家和京当、扶风壹家堡等,表明这一时期商文化不仅占有西安以东地区,而且在周原地区也站稳了脚跟。另外还有不少发现商式铜器的地点,这些地点因未发现同时期的居住遗迹,是否属于商文化势力范围有待确认。殷墟第一、二期的遗存,发现地点减少,西安以东的有西安老牛坡、以西的有扶风壹家堡等,分布地点仍跨西安以东至周原地区。可以看出,殷墟第一、二期以后,商文化开始衰退。与商文化相反,先周文化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先周文化第一期遗存目前仅见于礼泉朱马嘴,但第二、三期遗存的发现地点明显增加,有武功岸底及郑家坡、扶风壹家堡。集中于漆水上游及周原地区。第四、五期遗存的发现地点大大增加,有长武碾子坡、宝鸡斗鸡台、武功岸底、岐山贺家、凤翔西村、长安张家坡和客省庄。先周文化向西扩展到宝鸡地区,向东则扩展到沣西地区。这与周人兴起并推翻商朝的史实是相吻合的。

先周文化与关中地区商文化毗邻相处,相互吸收交融,对它们各自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中地区的商文化与中原地区商文化相比带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在文化内涵上,二里冈下层阶段,关中地区商文化与周原地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陶器器类、形态都与郑州二里冈相近。惟缺少后者的一部分器类,如深腹罐、捏口罐、甑。另外,周原地区同时期的遗址中很少出圆腹罐,在关中地区则大量出现,尤其是华县南沙村遗址。这两点应是本地特征,这反映了商文化在大规模进入关中地区的同时,也吸收了一些土著文化的因素。虽然同时期的先周文化遗存没有发现,但可以推测此时先周文化已经产生。二里冈上层阶段以后,本地特征越来越浓厚。除上述陶器所反映的特征外,在本阶段发现的遗迹与墓葬中也出现了本地特征。殷墟一、二期的情形更为如此。扶风壹家堡的H33是一座半地穴式的房子。平面大致呈“吕”字形,西部是深坑,东部为斜坡,通向地面。西北坑壁下部还向外扩张。这座房子是典型的先周文化形式。在西安老牛坡发现的同时期墓葬,墓室为竖穴土坑式,底部有二层台与腰坑,随葬有商式铜器,这是典型的商文化特征。随葬大多为一鬲和一罐,与先周文化的随葬习俗相同。此外,鬲的口沿为方唇,是属于商文化特征,但裆部内瘪,绳纹从领部一直拍到足跟,则与先周时期和西周时期联裆鬲的风格相近。

先周文化与商文化相比,较为落后。因此在先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同商文化长期接触,受到了商文化很大的影响。

在武功岸底遗址出土的先周文化第二期遗存中,发现有许多商文化因素。其中的鬲折沿方唇,浅腹矮裆,是典型的殷墟第一期形式。簋是商文化的常见器物,先周文化中也有所发现,但形式与商文化不同。前者的簋宽圈足,近直腹,后者的簋小圈足,斜直腹,这可能说明先周文化不仅直接引进商文化的因素,而且有所改造,带有自身的特点。岸底还发现有敛口瓮,小口宽肩,器身较宽矮,与郑州二里冈的同类器物相近。

先周文化第三期遗存也发现有不少商文化因素,主要表现在陶器上。扶风壹家堡出土的鬲、甗、豆、簋均为商文化特色的器物。鬲卷沿,方唇,浅腹,矮裆,颈部抹光,与殷墟第二期鬲相似。但是鬲的裆部内瘪,绳纹饰至足跟,这些先周文化器物的特色,表明先周文化吸收了商文化的器物并加以改造。其他器物上也可以发现这种现象。甗折沿,方唇,上腹微鼓,下部折裆袋足,腰部有附加堆纹,这是商式甗的特点;另一方面,绳纹上饰至口沿唇部,下饰至足跟,同时腰部附加堆纹不明显,这些是先周式甗的特点。豆敞口,方唇,浅腹,厚胎,纯粹是商式特点。武功郑家坡遗址也出土了一部分商式陶器。一种是敛口瓮,仅存口沿残片,斜肩部倾斜较甚。另一种仅存肩部以下部分,器身宽矮,底部附有小圈足。簋,宽圈足,器腹较直,先周风格较为浓厚。缸数量较多,敞口,方圆唇,斜直腹。口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其下饰一周凹槽;另一种方唇,斜直腹,口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商文化风格较浓。

先周文化第四期遗存中也出土一些商文化陶器。扶风壹家堡的豆敞口,浅腹,假腹,粗柄。是纯粹的商文化器物。武功岸底发现有两件鬲:一件窄折沿,深腹,高折裆。不过,绳纹从口沿下饰至足跟。另一件折沿,方唇,浅腹,矮裆,颈下抹光,绳纹饰至足跟。这两件鬲均为商式的器形,周式的纹饰,是混合型的器物。不过,还有一件出自马坑的鬲,却是纯粹的商式器。敛口,口沿下饰两周附加堆纹。

第四期发现的青铜器有鼎、瓿等,发现地点主要为长武碾子坡。碾子坡出土的瓿敛口,鼓腹,饰饕餮纹,风格与商文化相同。不过,长武碾子坡的铜鼎,虽然双耳、鼓腹等特征与商文化相同,但截面呈桃形的柱足和腹部饰乳丁纹较为特别,不见于商文化。先周文化遗址尚未发现铸铜遗迹,但从这件铜器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先周文化不仅吸收商文化的先进产品,而且开始模仿制造。器身上明显的铸缝充分表现出当时周人在铸造技术上的落后。

先周文化第五期遗存中也发现了部分商式陶器。扶风壹家堡出土的甗较多,折沿,方唇,鼓腹,是商式特征。腰部无附加堆纹,绳纹饰至口沿下,是周式特征;折沿,方唇,弧腹,束腰,无附加堆纹,袋足,周式风格较浓。簋为方唇内敛,斜腹,器腹饰若干道弦纹和三角划纹。敛口瓮为大口窄肩。

本期发现有不少青铜容器,商式风格较浓。其中鼎的数量较多。凤翔出土的一件鼎,双立耳,平折,半球形腹,细柱足,是商式特征。而口下饰简化饕餮纹,仅有鼻目,是周式特征。凤翔的另一件鼎,立耳,分裆,垂腹,柱足。腹饰饕餮纹,以云雷纹为地。内壁铸有“鼎”字,是典型的商式铜器。

青铜兵器数量也较多,有戣、戈、镞。贺家出土的一件戣,援身呈三角形,正中有一大圆孔,两角各有一个长方形穿孔,内作长方形,中间亦有一个长方孔。是典型的商式器。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援身作三角形,透雕雷纹。南指挥西村出土的一件,援身作三角形,中央起棱,近内处有一个圆孔,两角各有一个长方形孔,阑下端有勾,周文化特征较浓。贺家出土一件戈,长援短胡,内呈长方形,以銎固秘。援身近内处及銎内分别饰鸟纹及饕餮纹,以云雷纹作地;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戈,长援无胡,援上起长条形宽脊,近内处有小圆孔;内呈长方形,中央穿孔,两面均阴刻夔龙,内嵌绿玉。

作为先周文化信仰习俗的占卜,第二期就已出现,在各个居住遗址中都有发现。这里占卜所用的材料全为牛、羊的肩胛骨。商文化从二里冈下层起就占据了关中地区,商人的占卜习俗也带到了这里。先周文化的占卜习俗与之不无关系。关中地区商文化只用肩胛骨,而且只行钻而不凿。先周文化大多数遗址没有发现有凿的卜骨也是受商文化影响所致。

二 先周文化与寺洼文化

寺洼文化是分布在甘青地区的一种青铜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东至宝鸡地区,西至兰州一线,南抵甘川省界,北达庆阳,现已发现的遗址或墓地集中分布在洮河、白龙江、西汉水、渭河上游、葫芦河、泾水上游、马莲河等流域。经过考古发掘或调查的遗址或墓地有甘肃临洮寺洼山A.Andersson,J.G.(1943),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Bultle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uqiites,No.15,pp.179-185. B.夏鼐:《临洮寺洼山发掘记》,《考古学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1年。 C.裴文中、米泰恒:《甘肃史前考古报告初稿》油印本,1948年。、平凉安国镇张学正:《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庄浪徐家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泾渭工作队:《甘肃庄浪县徐家碾寺洼文化墓葬发掘纪要》,《考古》1982年第6期。、合水九站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合水九站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等。文化面貌很有特色。墓葬有少数火葬,此外还有解体葬、二次葬。随葬陶器数量很多,少者1~7件,多者达55件。陶胎中大多掺以大量的砂粒或陶末,质地粗松。陶器一般没有纹饰,但器表往往有附加泥条以加固器物。器物大多带有环耳。器类中流行马鞍口罐,其他器物有单耳罐(或壶)、双耳罐(或壶)、豆、簋、瓮、鬲等。此外,还有一些小件铜器。

从寺洼文化和先周文化的比较中,可知它与周文化存在密切关系。墓葬均为竖穴土坑,葬式大部分为仰身直肢葬,这些葬俗都与周文化相同。随葬品中的鬲、豆、簋,也是周文化中常见的器物,形态也很相近。因此以往有些学者认为寺洼文化就是先周文化的前身,或者是后者的来源之一。这种结论与当时极为有限的考古材料不无关系。过去寺洼文化的考古资料主要是墓葬,或采集品,有的还没有全部发表,缺乏地层关系,也缺乏与先周文化相参照的器物。当然,先周文化本身也因为材料上的局限,内涵、分期、年代等问题也都只是在探索之中。这些都给研究寺洼文化以及它与先周文化的关系造成了障碍。

合水九站是一处重要的遗址。它位于甘肃省庆阳地区合水县,地处马莲河支流合水川的北岸,是寺洼文化遗址中最靠东北的一处。遗址分为居址和墓地两部分,居址位于遗址的中南部,坐落在合水川北面的坡地上,面积约16万平方米。墓地位于北边的坡地上,南与居址相接,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84年北京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在此发掘了75平方米的居住遗迹,清理了82座墓葬,获得了900余件遗物。居址和墓葬都出土了大量的陶片和陶器,可以分为两个陶系。第一陶系为寺洼文化的素面褐陶,器类主要有双耳罐、无耳罐、壶、分裆鬲、豆、单耳杯等;第二陶系为周文化的绳纹灰陶,器类主要有鬲、盆、豆、罐(无耳),还有甗、三足瓮、钵。发掘者根据层位关系把这里的文化遗存分为三期,第一期年代为先周晚期到西周早期,第二、三期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

过去有些学者提出寺洼文化是先周文化的来源和来源之一,理由之一就是二者都有高领袋足鬲,而且都是夹砂褐陶居多。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这种看法是需要修正的。寺洼文化各遗址中发现的鬲数量都很大,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单把鬲,居绝对多数,在九站出土的60件鬲中,占30件。它的特点是单把,瘦袋足。一种是高领袋足鬲,数量很少,大约有7件。这种鬲不带耳,但有鋬,袋足肥硕,有粗壮的足跟,无绳纹,与先周文化第四、五期的同类器相近。由此看来,单把鬲是寺洼文化内在的器物,这与它渊源于齐家文化相吻合。高领袋足鬲形态与单把鬲不同,数量也少,没有理由说它起源于寺洼文化,换言之,它是外来的因素,其来源就是先周文化,在先周文化中高领袋足鬲数量很大,年代渊源也较久远。寺洼文化中的这种鬲全为素面,这应是寺洼文化吸收过来后注入了自己的特色。第三种鬲即联裆鬲,数量略多于高领袋足鬲,约有18件,年代相当于从先周文化第五期到西周晚期。这种鬲在先周时期及西周早期的寺洼文化中一般为素面,西周中期以后均有绳纹。

寺洼文化的豆有两种。一种是细柄豆,盘腹深,器壁斜直,柄呈喇叭状。一种是粗柄豆,盘腹浅,器壁较直,柄呈柱状。形态都与先周文化的陶豆相近,壹家堡、岸底以及碾子坡都有出土。这种器物的出土地点都在甘肃天水以东的庄浪徐家碾、合水九站等。位于甘肃中部的临洮寺洼山,没有发现陶豆。如此看来,陶豆不是寺洼固有的器物,是从先周文化吸收过来的。

从先周文化传播过来的陶器还有簋、圆肩罐。九站出土的一件簋,束颈,深腹,喇叭形圈足,与马王镇H18中见到的一件相近,惟陶质为砂红褐陶,这也是寺洼文化吸收先周文化并加以改造的产物。九站出土的一件圆肩罐,直领,圆肩,平底,肩与上腹饰弦纹,陶质为泥质灰黑陶,烧制火候较高,是直接吸收过来的器物。

铜器方面,寺洼文化还发现有周文化的青铜兵器和车马器,兵器有戈、矛、镞、刀、圆泡,主要见于九站和徐家碾墓葬中。徐家碾墓葬中出土的矛、戈、镞、圆泡各1件,可能是先周时期的兵器。矛身呈柳叶状,中脊有棱,圆筩;戈的中脊亦突起,短胡一穿。这两件兵器都是商代晚期的样式。可能是先周时期的。

三 先周文化与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是甘肃地区的另一支青铜文化。主要分布在洮河、大夏河、庄浪河、湟水流域,东面与寺洼文化相邻接谢端琚:《略论辛店文化》,《文物资料丛刊》9,文物出版社,1985年。。调查发现的遗址有170余处,经过正式发掘的有甘肃永靖张家嘴、韩家嘴、姬家川、莲花台,青海大通上孙家、乐都柳湾、共和合洛寺、民和核桃庄等。辛店文化以发达的彩陶与其他青铜文化相区别,器类有双大耳罐、绳纹双耳罐、大口双耳罐、腹耳壶、钵、杯、豆等一批富有特色的器物。此外,遗址中还发现有鬲、鼎、甑等关中地区与甘青地区青铜文化共有的器物。

甘青地区的辛店文化因为隔着寺洼文化,与先周文化相距较远,文化关系不甚密切。不过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刘家墓地得到了体现。刘家墓地出土的双大耳罐、腹耳壶、单耳罐都是辛店文化特色的器物。刘家墓葬流行洞室葬以及随葬大量陶器的现象也常见于辛店文化的墓葬之中。由此可以推断刘家墓地属于辛店文化。刘家墓地出土的高领袋足鬲,与碾子坡先周文化第四期的同类器接近。折肩罐大多为矮折沿,器腹肥硕,平底,与壹家堡、岸底先周文化第五期的同类器类似。令人注意的是,这里的随葬器物除少数为素面外,其余均饰绳纹,而未见甘青地区辛店文化流行的彩绘。种种迹象表明,先周文化对刘家墓地的文化影响是很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