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一点即透:响鼓不用重槌敲——把握好说话轻重的艺术与分寸
要把握说话轻与重的分寸,就必须首先认清说话的对象——即听话人的具体情况,如果听话人是一个很通事理的“明白人”,你说的话就不必太重,蜻蜓点水,点到即止,一点即透,因为对方就像一面灵通的“响鼓”,鼓槌轻轻一点,就能产生明确的反应。对这样的人,你何必用语言的鼓槌狠狠地擂他呢?而相反,倘若听话人头脑不聪,或悟性太差,即便是犯了错误也迟迟反应不过来,这就是个“呆鼓”,你不用重槌敲他,他就一时半会反应不过来。所谓“重”,就是把话说得直露些,尖刻些,有一定力度和警示性。而所谓“轻”则是把话说得隐晦、浅淡、客气、简单些。由此可见,说话轻与重的分寸是根据听话的具体情况界定的。
一、说话轻重概述
有些人在日常交际中,对问题缺乏理智,不考虑后果,一时性起,说话没轻没重,以致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既伤害了他人,也妨害了自己。
有一对夫妻吵架,两人唇枪舌剑,各不相让,最后丈夫指着妻子厉声说:“你滚,我永远不想再见到你!”妻子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再也没有回来。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有一位家长让5岁的儿子从1数到100,但儿子每次数到20时总是数错。家长就不耐烦地指着儿子说:“你真笨,简直像头猪一样。”这话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儿子当时就拉长了脸。
这类说“过”了、说“绝”了的话,虽然有一些是言不由衷的气话,但是对方听来,却很伤心,故常常引起争吵、嫉恨,甚至反目成仇。俗话说:“过火饭不要吃,过头话不要说”,“话不要说绝,路不要走绝。”正是对上述不良谈吐的告诫。
导致人们说“过头话”,有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也有语言表达上的问题。因此,要想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就需要作多方面的考虑。其中最要紧的是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失当,往往是思想片面的必然结果。要防止谈吐过头,首先需要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问题,力争使自己对人对事有一个公正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意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说轻话重话要以下面的原则为基础。
问题拿不准时含糊点
一般人并不怕听反对自己的意见,不过人人都愿意自己用脑筋去考虑一下各种问题。对于自己未必相信的事情,都愿意多听一听,多看一看,然后再下判断。
为了给别人考虑的余地,你要尽量缓冲你的判断结论。你把你的判断,限制一下,声明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或者是你亲眼看到的事实,因为可能别人跟你有不尽相同的看法。
除去极少数的特殊事情外,日常交往中,你最好能避免用类似这样的语句来说明你的看法。如“绝对是这样的”、“全部是这样的”或者“总是这样的”。你可以说“有些是这样的”、“有时是这样的”,甚至你可以说“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凡是对自己没有亲历,或不了解全部事实,或存有疑点的问题发表看法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如说:“仅从已掌握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仅仅是个人的意见,不一定正确……”这些说法都做了必要的限制,不但较为客观,而且随着掌握新情况的增多,有进一步发表意见或纠正自己原来看法的余地,较为主动。
在评价他人时委婉点
对他人的评价是最为敏感的事情,应格外慎重。尤其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作否定性评价时,更应注意公正、客观,不要言辞过激,最好少使用“限制性”词语。如果某下属办糟了一件事,在批评时,某领导说:
“你呀,从来没办过一件漂亮事!”这话就说得过于绝对,对方肯定难以接受。如果这样批评:“在这件事上,我要批评你,你考虑得很不周到!”这样有限度的批评,对方就会心服口服,低头认错。因此,对他人做肯定或否定性评价时,要注意使用必要的限制性词语,以便对评价的范围做准确的界定,恰当地反映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发展程度。只否定那些应该否定的东西,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简单地“一言以蔽之”。
有矛盾冲突时冷静点
有些“过头话”是在感情激动时脱口而出的:人们为了战胜对手,往往夸大其辞,着意渲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使用污言秽语。
如前例中,丈夫在火头上说的“我一辈子也不想见到你!”这话显然是气话、“过头话”,是感情冲动状态下的过激之言。事过之后,冷静下来,又会追悔莫及。所以,在情绪激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切莫“怒不择词”,出语伤人。同时,因为双方有矛盾,说话就难免很冲、带刺,如果你也采取同样的态度回击,则积怨更深,最好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
钢刀砍在石头上,肯定会溅起火星,如果钢刀砍在棉花上,则软绵绵无力。对方一定不会再强硬下去。历史上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告诉我们的就是在与有误解或隔阂的人相处时,应避其锋芒,不要硬碰硬,不说过头话,使用的语气不要咄咄逼人,如果一方能主动示弱,便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二、言轻不伤人,话少不失尊
也许有人会说:不错,说话是应该有轻有重,我也知道在哪些时候,对什么人说话应该轻一点,在哪些时候,对什么人说话应该重一点,可是,怎样把话说轻些,却不知如何把握。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或许会有所启发。
旁敲侧击:别把问题抖落得过于赤裸
旁敲侧击法即通过曲折隐晦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思想意见暗示给对方。这种方式既可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又可避免难堪的场面,所以常被人使用。
罗西尼是19世纪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一天,一个作曲家拿着一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来请教他,演奏过程中,罗西尼不停地脱帽。那位作曲家问他:“屋里太热了?”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罗西尼巧妙地用“那么多熟人”来暗示曲子缺乏新意,抄袭太多,既含蓄又明确地向对方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既不伤情面又达到了目的。
借彼说此:用别处的事类比眼前的事
利用两个事物之间的某一相似点,借甲事物来说明乙事物,不仅通俗易解,且能增强说服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唐太宗为了扩大兵源,想把不在征调之列的中年男子都召入军中。
宰相魏征知道后对他说:“把水淘干了,不是得不到鱼,但明年恐怕不会有鱼了;把森林烧光了,不是猎不到野兽,但明年就无兽可猎了。如果中年男子都召入军中,生产怎么办?赋税哪里征?”太宗无言以对,只好收回成命。在这段话中,魏征借用两件与主要事件相类似的事例作比,说服力很强。
正话反说:把说话的角度调转180度
这种方法取自修辞学中的正话反说法,把原来批评的话,从相反的角度,用表扬的形式表达出来。
某校一年级新生军训,一位学生因训练不认真,三次打靶三次剃了“光头”,使全班的团体总分成为全年级倒数第一。打靶回来的路上,班主任一捶这位学生的肩膀,笑着说:“嗨,三次你都吃烧饼,靶子以外的地方都打中了,也真不容易啊!”老师不乏幽默的“赞扬”引得了同学们的笑声,连这位学生也忍不住笑了。但笑过后,抓了半天后脑勺,很不好意思。
双关曲解:把真用意藏在表面意思里
为了使自己要办的事情容易被对方接受,我们可以用双关曲解法,这是利用一个词的语音或语义同时关联两种不同的意义并进行曲解的方法。
例一:正在“大酬宾”的百货公司柜台前,购买者争先恐后,秩序混乱。一位女士愤然对营业员说:“幸好没打算向你们找limao(礼帽/礼貌),我看在这儿根本找不到。”营业员沉默了一会儿说:“请让我看看您所需要的礼帽的样品!”那位女士愣了一下,笑了。
这个例子的幽默点爆发在双关语的表层组合上。由于“礼帽”与“礼貌”的谐音双关,构成了互不相同的两层意义。营业员舍弃那隐藏在深层的“礼貌”之意,故意在表层上将对方的思维活动导向“礼帽”之义,造成一种不满情绪遽然化解的笑,避免了顾客与营业员的争吵。
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很容易做到一语双关,因此中国人特别喜欢一语双关的形式。下面举例说明:
例二:从前有个有钱人,非常吝啬,待人很刻薄。有一天吃饭的时候,来了客人,他把客人留在客厅里,自己偷偷地溜到里面吃饭去了。
客人很生气,大声说道:“这座厅堂很可惜,许多梁柱被蛀虫蛀坏了!”
主人听见了,急忙走出来,问道:“虫子在哪里?”客人笑了笑,答道:“它在里面吃,外面怎么知道?”
客人的答话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蛀虫,实际上是指主人。主人自然能够听出话中话。
三、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把话说重的,以免伤及对方的自尊或感情。但有些时候有的人偏偏不识抬举,你赏他脸,他非要踩着脸上天;也有的人顽冥不化,或悟性太低,对某个事理说千道万他就是不开窍;也有的人不通情理,看问题偏颇短见,你不用尖刻有力的话点明事理,他就是不认账。在以上这些情况下,你就应该把话说重些才好。那么怎样把话说重些呢?
一针见血:扎到痛处方知悔
对一些执迷不悟、麻木不仁者,要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促其猛醒觉悟。
有一位中学生,自以为看破红尘,认为世人都是虚伪的,并多次在作文与言行中流露出走的想法。有次不顾劝阻,真的出走了。班主任知道后,立即骑车追寻,好不容易找到他。回校后,班主任针对这位学生存在的糊涂认识,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你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真实,可是,你临走时给我写信,这说明你对老师的爱是真实的;你信中说要我多送几个同学升学,这也说明你对我们班的爱是真实的;你对父母、姐姐的爱也是真实的。在你身上存在着这么多真实的成分,难道别人就会是虚伪的吗?”
老师的话直接刺痛了他的错误,在他心中引起了强烈震动,他悔悟地垂下了头。
一针见血,直来直去,弄不好会伤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使用时要分析情况,看准场合,争取做得恰到好处。
针锋相对:不保面子就撕破
如果在与人交谈或谈判时,对方比较刁钻,提出的问题既尖刻又有分量,这时,你给予对方的回应也应该是有分量的。
在一次国际会议期间,一位西方外交官挑衅地对我国外交代表说:
“如果你们不向美国保证:不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那么显然就是没有和平解决的诚意。”面对这种挑衅的无稽之谈,我方代表回答道:“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采取什么方式解决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无需向他国做什么保证。”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反问道:“请问,难道你们竞选总统也需向我们作什么保证吗?”这针锋相对的反诘,使对方无言以对。对方迅即狡猾地把话题一转,又说:“阁下这次在西方逗留了一段时间,不知是否对西方有了一点开明的认识?”
我国代表淡然一笑,揶揄道:“我是在西方受教育的,四十年前在巴黎受高等教育,我对西方的了解可比你少不了多少,遗憾的倒是您对东方的了解可真是太差了。”
对方讨了个没趣,满脸窘态。
反唇相讥:以牙还牙谁怕谁
人们有时会在某些交际场合受到某种侮辱,侮辱的语言对被侮辱者来说,自然是沉甸甸的。在这种时候,你也必须用沉甸甸的有分量的话义正辞严地进行反击。切不可用轻描淡写的方式作应声虫状,那样,别人会瞧不起你,认为你无能或者理屈。如果把反击的话说重些,别人不但会理解你,也会把你做人和做事的形象看得更直。
在巴黎的一次联合国大会上,菲律宾著名外交家罗慕洛,同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发生了激辩。由于罗慕洛在发言中讥刺维辛斯基的建议是“开玩笑”,于是惹恼了维辛斯基,他非常轻蔑地对罗慕洛说:
“你不过是个小国家的小人罢了。”
罗慕洛的确是个矮个子,穿起鞋来也只有1.63米。但正是这个矮个子,做了许多高个子都无可企及,更具有轰动效应的事情。
这时,他感到自己的国格人格受到污辱,就决定同这位苏联外长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一俟维辛斯基把话讲完,他就跳起来告诉联大代表说:“维辛斯基对我的形容是正确的。”接着话锋一转:“此时此地,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的行为检点些,是矮子的责任!”
在庄重的国际会议上,利用别人的生理条件构成的缺陷进行人身攻击,是十分不理智的,既无理,又失礼。苏联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竟在联合国大会上称罗慕洛为“小国家的小人”,这是对其人格乃至国格的极不尊重。因此,罗慕洛必须予以反击,他从相反的生理条件、性格特征和自身角度立论反唇相讥,要“把真理之石向狂妄的巨人眉心掷去——使他的行为检点些”。义正辞严,有理有节,打击了维辛斯基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