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野火5.0交互式曲面造型设计实例详解](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82/687882/b_687882.jpg)
2.2.4 创建尾巴曲面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尾巴部分是一个上翘的形状,如果我们和主身曲面一起构建的话,势必导致曲面的变形或者不光顺。因此,我们在建立好主身曲面之后,通过裁剪,建立一个局部的造型来构建,这也就是经常所说的“裁大面、做小面”,这种思想在工作中经常用到,希望大家认真体会。
1)裁剪主身曲面
(1)选择命令。单击“拉伸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依次单击“曲面”按钮
,“移除材料”按钮
,系统提示:选择要修剪的面组,选择刚才建立的曲面。
(2)单击“放置”选项,展开面板,单击【定义】,选择RIGHT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接受默认的方向和参照,单击【草绘】按钮,进入草绘环境。
(3)绘制截面。在草绘环境中绘制如图2-43所示的截面,它由一条圆锥曲线组成。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7.jpg?sign=1738937294-JKX6YAAaFQDDDl9cBj0t4cu4fsQUOPLC-0-a7b3a7cc8c31b57135fba7499cdd841b)
图2-43 绘制截面
(4)单击“完成”按钮,拖动拉伸控制点至适当位置,调整裁剪方向如图2-44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08.jpg?sign=1738937294-N82fK0Okjy7tD18rSh8tZ3mFLx3OQKz4-0-9abe907cf6ceaf945a17489810d68922)
图2-44 调整裁剪方向
(5)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裁剪。
2)创建尾巴曲面后部轮廓曲线
(1)单击“造型工具”按钮,进入造型环境。
(2)设置活动平面。单击“设置活动平面”按钮,选择基准平面RIGHT为活动平面。
(3)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5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17.jpg?sign=1738937294-2T2gI7hBP5SuAkUTyQO37rrm6kxopTR9-0-264af8dafb34083404a85f3ac0669847)
图2-45 创建新曲线
(4)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端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端点3”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5)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6)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端点1”切线长度:7.46;“位置2”坐标:(0.00,14.52,13.20);“捕捉端点3”切线长度:5.00。最后效果如图2-46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0_0018.jpg?sign=1738937294-JlBjuDDOttqe8QBUSv9yVc1sMsGXKWYx-0-71493efe07fe259a3a03397a94bddbfc)
图2-46 生成的曲线
(7)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3)创建主身下部轮廓曲线
(1)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7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3.jpg?sign=1738937294-lCFuOdxlFe9QBTXIakXqx4UoV65NyDt3-0-19c2ba90baeb0dcdbf600da6d0f8bcd1)
图2-47 创建新曲线
(2)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端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端点2”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3)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4)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端点1”切线长度:0.70;“捕捉端点2”切线长度:0.30。最后效果如图2-4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04.jpg?sign=1738937294-QEoXAO2ftPxl0TgPW5KTwSZRwuRAcYwj-0-fd3f27d29d8e0221e81f29649bd84800)
图2-48 生成的曲线
(5)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4)创建侧面控制曲线
(1)设置活动平面。单击“设置活动平面”按钮,选择基准平面FRONT为活动平面。
(2)创建平面曲线。单击“创建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确认操控板中曲线类型为“平面”,创建如图2-49所示的新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12.jpg?sign=1738937294-4TDPINUaQHEsq9I9Q3Y8rvAa4U95zeiX-0-3a5b3d5e3ace921d78edac78d309fdcb)
图2-49 创建新曲线
(3)编辑曲线。单击“编辑曲线”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单击“捕捉点1”,显示切线,在切线附近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曲面相切】,同理定义“捕捉点2”切线。单击鼠标中键,退出曲线的编辑。
(4)分析曲线曲率。单击“曲率显示”按钮,弹出“曲率”对话框,选择刚才建立的曲线,显示曲线曲率,调整显示参数至合适状态。在“曲率”对话框中单击“快速”旁边的小三角形,展开级联菜单,选择“已保存”,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曲率分析设置。
(5)设置曲线参数。参考曲线曲率光顺性,调整曲线参数如下:“捕捉点1”切线长度:1.40;“捕捉点2”切线长度:0.70。最后效果如图2-5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1_0013.jpg?sign=1738937294-PDJ3fPsbtc7MQAIdlVRLZEv6nzntcfrM-0-032d2d6be49ab18c3ce3dd877fffa110)
图2-50 生成的曲线
(6)单击“关闭曲率显示”按钮,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线的建立。
(7)单击“完成”按钮,结束当前造型特征并退出造型环境。
5)创建尾巴部分曲面
(1)选择命令。单击“边界混合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2)选择第一方向曲线。按住【Ctrl】键依次选择如图2-51所示的第一方向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1.jpg?sign=1738937294-rAy1lLqd9DW3JmktOEPCNp40hD2OM8pi-0-9e46b40bac6be73fd2d5bb500f684f04)
图2-51 选择第一方向曲线
(3)选择第二方向曲线。在图形窗口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第二方向曲线】,按住【Ctrl】键依次选择如图2-52所示的第二方向曲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2.jpg?sign=1738937294-8R55FGbZEqwRg3EImYz4kIFKYqnoYsRK-0-58950c551f0789c7250756c0270c3a09)
图2-52 选择第二方向曲线
(4)设置边界条件。在小圆框附近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曲面边界条件,如图2-53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5.jpg?sign=1738937294-8esy2lztGE1HHWmQzQ1souitqae6fPyq-0-68fbf5cb49cf68f346dc0582cc81e7a0)
图2-53 设置边界条件
(5)单击操控板中“预览”按钮,可以看到曲面能够建立,单击“完成”按钮
,最后生成如图2-54所示的曲面。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6.jpg?sign=1738937294-UkhHw8KCpkm31j7lCiR5Y18u3bWbzDix-0-703de4552d891f699c04de17e538833e)
图2-54 生成的曲面
(6)参照以上相似步骤创建第二块曲面,最后生成的曲面如图2-55所示(为了节约篇幅,大致相同的操作步骤在此就不赘述,读者朋友可以参考随书提供的PART文件进行操作)。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07.jpg?sign=1738937294-pyfI2UolkB52ucTdqHe6e3efQP8CXrpW-0-8d206026728e3df02e1fd3e97e308c26)
图2-55 生成的曲面
6)合并曲面
(1)选择命令。确认右下角过滤器设置为“几何”,按住【Ctrl】键,选择如图2-56所示的曲面,单击“合并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12.jpg?sign=1738937294-98tUEgZkLxEZbP20vRLnwneHYqu1osAv-0-9effbc54fcec47708b36387af40327a1)
图2-56 选择曲面
(2)选择合并类型。单击操控板中“选项”,展开面板,选择“连接”。
(3)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的合并。
(4)选择命令。确认右下角过滤器设置为“几何”,按住【Ctrl】键,选择如图2-57所示的曲面,单击“合并工具”按钮,打开对应的操控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5AF89/35905056035574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2_0013.jpg?sign=1738937294-wXz8L8TxWgz14QJudCiL1MKvnWTdbBJL-0-f68fc3996e605da67ae5bc2902a0d68d)
图2-57 选择曲面
(5)选择合并类型。单击操控板中“选项”,展开面板,选择“连接”。
(6)单击“预览”按钮进行预览,单击“完成”按钮
,结束曲面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