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10个领先者的突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谈起这些年的曲折,万事利集团总裁李建华感喟不已:“只要坚持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这并非事成之后的夸夸其谈,而是浓缩了万事利这家传统制造企业涅槃背后重生鲜为人知的心血。

几年前,李建华到法国考察,在卢浮宫博物馆参观时偶然看到一把用丝绸面料包裹的椅子,当即被吸引住了。柔软的丝绸与坚硬的木头天衣无缝地结合为一把充满美感的椅子,散发出超越产品的迷人魅力,“简直就是一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李建华心生触动,“我们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差得远了,人家的丝绸可以做成椅子,一把椅子卖几万块,为什么我们做不到?”

当时,万事利主要从事丝绸面料生产,与绝大多数中国丝绸企业的处境一样,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供应链下游,生存艰难,一平方米丝绸面料出口国外利润只有区区几块钱,但是经过国外品牌厂商的设计、加工和包装,利润可能暴涨上百倍。李建华迫切希望开辟一条通向高利润区的通道。

带着疑问和好奇,李建华辗转打听到这把椅子的生产商,他专门花了一天时间驱车赶往法国南部的厂区,结果被厂家告知,“椅子是他们生产的,但丝绸面料另有其人,是法国里昂的另一家工厂供应”。李建华根据这个线索,按图索骥找到里昂,却被对方拒之门外。

理由很简单:“中国制造”名声在外,法国人担心生意被抢,对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敬而远之。

然而,李建华没有想到,仅仅过了几年,形势反转,这家法国企业居然主动找上门来。

2013年,万事利集团收购拥有120多年历史的法国丝巾品牌MARC ROZIER,并于2014年聘请原爱马仕丝绸控股集团CEO Patrick Bonnefond担任高管。没过多久,当初拒绝李建华的那家法国企业,通过Patrick Bonnefond向万事利表示合作意愿,“能不能到中国市场销售我们的产品?”

短短几年时间,万事利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以至于令高傲的法国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