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增订本)
吴承学更新时间:2023-02-08 17:26:48
最新章节:文后内容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入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话语体系的回归。《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点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此次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
上架时间:2022-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承学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唐诗僧研究
本书对中唐诗僧和僧诗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唐诗僧和僧诗既是佛禅文化的表征,又是中唐文学不可缺少一部分。它的存在是唐代佛教兴盛、诗歌繁荣相互影响的结果。中唐诗僧有着亦僧亦士的双重人格,其诗以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对唐诗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本书从总体上把握中唐诗僧和僧诗的共通特征,并划分为通俗派和清雅派。重点研究了寒山、拾得身世及唐末宋代,寒山在士林、缁流被广泛传播。对皎然等中唐清雅派的代表人物的出身、学识、思文学18.6万字 - 会员
神圣与世俗:唯美主义的价值意向
本书参照贯通西方文化史的基督教线索,考察唯美主义之“美”的神圣与世俗价值意向,以及相应的实践后果和文化史意义。唯美主义内容层面对违禁色情的书写,以对抗资本主义道德的外在样式,揭示出长久被压抑的非理性形态的“神圣”精神内涵;其对纯粹形式的推崇,一方面以“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式主观上将艺术“神圣”化,赋予其神圣的价值意向,另一方面“为艺术而艺术”根本上又是西方文化现代性进程的组成部分和环节,其最终被市场文学14.9万字 - 会员
信仰书写与文化认同: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研究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曾经获得普利策奖、国家书评人奖等美国各大文学奖项。2000年以来,随着罗宾逊的小说引进国内,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罗宾逊作品研究,并发表了一批相关论文。本书是作者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国内首部研究罗宾逊作品的专著,主要探讨罗宾逊如何通过文学书写积极参与美国当代文化建构,及其对盎格鲁-新教精神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深刻反思。本书将罗宾逊小说研究置于美国当代文学文学14.7万字 - 会员
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传统:融合与构建
生态批评将生态与文学有机联姻,形成文学与生命体验、视点转换及话语表达的特殊研究线路,亦环绕生态有机性而助推文学研究范式转换,借力于复杂性思维呈现自然、生态、生命及文学活动的多样性。中国文学传统独具“道生”性缘生点,形成以“天人合和”为运演脉络的生态智慧基础,在悟解自然、文学“艺境”创造,诗性价值,情意韵通,艺术本真及神性魅力的展示等方面与生态批评能形成良好对接,并能建立有机共存的多向整合及融合机制文学42.8万字 - 会员
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1980年代以来城市叙事中的建筑书写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文学17万字 - 会员
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百年进程,经历了早期输入期、规范创格期、变体探索期和多元发展期,其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汉语十四行诗。诗式跨语系移植,一般都要经过原样式拿来、中介物沟通和新样式诞生,其中最为重要的转借环节是作品翻译、理论介绍和作品创作,中国诗人通过以上转借环节推进了十四行体节奏模式、乐段结构、建行方式、诗韵组织和诗组结构的中国化,推进了中国新诗体和新诗律的建设,十四行体中国化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卓越成果,文学34.5万字 - 会员
改革文学研究(1979—1985)
本书以1979年至1985年期间出现的改革小说为研究对象,对改革文学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梳理了改革小说兴起、发展与落潮的大体脉络。结合新时期社会的转型与改革,把改革小说放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加以把握,深入分析了其精神内涵、艺术建构、问题意识与叙事模式等各方面的特质。文学22.2万字 - 会员
清代试律诗学研究
清初承明制,以八股取士。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会试,朝廷下旨增五言八韵律诗一首,试律取士遂成定制。目前留存的清代各种诗话、选集、别集序跋和诗文批评中都保存了大量试律诗学理论资料。本书以清代试律诗学发展为线索,考察其初期发轫,中期完成到清末新变三个发展阶段的理论特点和成就,深人剖析其阶段性特征,并对核心理论观点进行阐释,全面梳理和展现了清代试律诗学发展脉络。文学21.3万字 - 会员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本书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和观点,分析了中西生态女性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态、发展特征、精神内涵及其内容和主张方面的不同。生态化特质首先表现在当代文学的“自然性”,自然被“返魅”、重新获得灵性,那种将自然视为资源与获利工具的观念受到了批判;物种间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遵从自然规律与保持自然节制等生态主义的核心信念也渗入当代文学中。其次是人的自然性/感性与社会性/理性的关系得到了重整。作者认为,生文学15.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