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张志聪用药心法
李成文更新时间:2021-12-18 02:36:26
最新章节:笔画索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张志聪是清代著名医学家,所著《本草崇原》《侣山堂类辩》《医学要诀》三书中,对中药的阐述发前人所未发,独出机杼,将以上三书分散的本草内容合并重编,能够突出张氏对本草性味、功效、主治的深入认识及中药学成就,对于全面学习和掌握其临证用药经验与规律,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以药为纲,音序排列,摒弃当今不常用之药,突出实用,服务临床。每药内容以《本草崇原》为首,继之《侣山堂类辩》,终以《医学要诀》结尾。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成文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沈舒文临床治法与制方实践
沈舒文教授系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本书以中医治法原创理论为基础,以临床制方的疗效性为导向,积长期临床实践制方经验,阐发中医治法指导下的临床遣药制方的理论与技术,反映了沈舒文先生40余年的思考与探索。本书上篇二章,探讨临床治法的作用与特点以及构建脏腑临床治法的原理与方法,下篇十二章,阐述个人临床常用十二法制方用药心得,临医学25.2万字 - 会员
疑难危重症辨治实录
耿建国,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名中医,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原中医临床基础学学系主任,仲景书院示范导师,北京市师德先锋,科技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论文评审专家。从医40余年,潜心钻研经典,对《伤寒杂病论》研究尤有心得,临床以阴阳寒热辨证为主线,以不变应万变,统领内、外、妇、儿等科的辨证论治,擅长救治疑难杂症和危医学13.4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厘正按摩要术
《厘正按摩要术》,又名《小儿按摩术》,清·张振鋆辑。本书是在明·周于蕃《小儿推拿秘诀》一书的基础上校订补辑而成。征引文献广博,增补内容丰富,编次条理明晰。全书4卷。卷一辨证,包括四诊及按胸腹等儿科诊断方法;卷二立法,叙述各种按摩手法及外治法28种;卷三取穴,介绍十四经脉经穴图说、儿科推拿取穴及手法图说29种;卷四列证,叙述惊风、疳疾等24类疾病的证候及推拿法。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曾多次刊刻,极医学7.2万字 - 会员
补肾活血法理论与实践
本书系统论述了作者30多年来倾心研究的补肾活血法理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通过挖掘、整理、论述中医古籍文献中补肾活血法理论渊源、理论形成,并展示补肾活血法基础研究成果以及补肾活血法在现代各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阐释了补肾活血法的概念、理论渊源和现代研究解析;各论部分分述了补肾活血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本书编撰内容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广大读者借以了解医学54.1万字 - 会员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所史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是全国首家针灸科研机构,通过对针灸研究所所史的梳理,可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科研、教育、医疗、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基本概貌;同时,也是研究整个中国针灸发展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系统梳理与呈现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原始资料,努力再现针灸研究所发展的历史史实画面。全书共分为6编,主要包括:前身与初创阶段;奠基与建设阶段;停滞与重生阶段;恢复与改革阶段;医学19.4万字 - 会员
常见肛肠疾病中医特色护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常见肛肠疾病的辨证施护理论、中医特色护理操作和评价等,与其他同类书相比,本书系统总结了肛肠疾病辨证护理的要点和特色,丰富了中医护理肛肠疾病的理论和知识,对于肛肠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全书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了肛肠解剖及围手术期护理知识等;第二部分为各论,针对各种特定类型的肛肠疾病介绍其概念、常见症状等;第三部分中医特色护理,介绍了中医整体护理的概念、病后调护以及用医学20.2万字 - 会员
中医舌诊图谱
本书精选高清典型的舌象图片300余幅,分别从舌诊的原理和方法、舌诊具体内容、舌诊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的讲解舌诊的全部知识。书中结合现代数字技术,每张舌像图配有二维码,将高清图片细节及各类舌象的显微结构呈现出来,便于读者学习研究参考。本书具有以下特点:①内容全面,精选典型舌象图片200余幅;②部分图片可呈现高清细节特征,清楚直观;③分别从基础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讲解。内容既丰富又精要,可以帮助读者快医学1.9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伤科汇纂
本书分12卷。首绘人身部位穴位图、外科器械图、伤科治疗手法图共44幅,尤以治疗手法图生动形象,附以手法歌诀,一目了然,易学易记。卷一为经义、脉要、针灸基础理论,载有病源歌诀、脉证歌诀、宜忌歌诀、针灸歌诀。卷二论骨度、骨脉、骨节、骨格、部位、经筋。卷三载手法总论和器具总论,均录自《正骨心法要旨》。另有陈氏接骨歌诀及胡氏自编上髎歌诀。卷四论伤损内证的诊断、治法。卷五、卷六论诸骨生理病理、诊断治法。卷七医学22.7万字 - 会员
兴化医学流派
兴化尚医,其来久矣,宋元以降,名家辈出。兴化医人情怀博雅,学养丰厚,多兼诗人学者,旁通金石书画,至清代,兴化医派(也称“清灵学派”)蔚成,承前启后,以“仁术、实济、清灵、圆融”为特色,是我国重要的医学流派。全书共四章,记述兴化历代名医生平及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追寻兴化医派的传承脉络,回望兴化中医的千年时空,体悟流派清灵圆融的特色,倾听医家悬壶济世的传奇,注重资料性、实用性、地域性、人文性、医学23.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