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方志文化建构:新中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研究
曾荣更新时间:2021-03-16 15:57:08
最新章节:三十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编修地方志是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建国后的首轮地方志编纂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来,历时30余年,取得全国省、市、县三级志书编纂的丰硕成果。本书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首轮地方志编纂的历史过程,分析和总结修志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新方志编纂理论及相关问题,从新方志的编纂理论、志书体例、修志方法等问题入手,提出与民国修志作对比分析的研究思路,进而提炼方志文化的内在因素,为当前修志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上架时间:2019-08-26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曾荣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陆游的乡村世界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生仕少闲多,长期生活在家乡浙东乡村。在陆游存世的海量诗作中,有六七成是与其家乡生活有关的。集中解读陆游的诗篇,借其目光观察浙东地区的乡村社会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乡村世界”,虽然吉光片羽,却显得弥足珍贵。通过剖析陆游“乡村世界”这一个案,展现了:陆游的乡村生活是浙东乡村一个中上水平乡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陆游为代表的士人阶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复杂的角色;由陆游所感知与描历史10.6万字 - 会员
晚清湖北现代化研究(1861—1911)
晚清湖北现代化历史内容丰赡、气势宏阔,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拘泥于现代化的理论诠释,尽可能地搜集相关史料,着重陈述晚清湖北与现代化相关的历史变相,兼及探讨此种变相产生与运动的内在机制。就具体框架而言,本文分为两部分,纵深面与横切面兼顾,第一部分以时间为轴,着重论述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历史动态进程;第二部分横向剖析,主要探讨晚清湖北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历史22.7万字 - 会员
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
本书以海丝文化为主线,以福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与开发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内容、机构及研究现状,揭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的概况、特点、方式及主要成果;构建了福建海丝文献整理与开发研究的信息资源体系,为福建海丝文献研究者开展研究提供了线索。分析了在整理与开发海丝文献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不同区域和机构的合作,拓展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内容与形式,注重海丝文献整理开发的历史30.3万字 - 会员
失序与治理:清代四川私盐研究
盐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资源,是除土地税以外的主要税收来源。本书以清代四川私盐为研究对象,试图跳出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私盐的传统范式,从社会学、政治学等视角梳理私盐的种类、贩私主体与成因等,通过比较得出四川地区私盐与其他地区私盐的异同,旨在全面研究清代四川私盐的基础上,弄清四川地方政府对私盐治理的手段及实际成效。历史15.4万字 - 会员
哈尔滨城市史:枢纽与窗口
哈尔滨是一座文化多元、交互与共生的城市,华洋杂处与中西交融。作为铁路枢纽的哈尔滨是一个依水而定、因路而兴的城市。城史纪元是哈尔滨城市史研究的一个关键性和节点性问题。俄侨等侨民是这座城市变迁的见证者与“建设者”。哈尔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三条路径(法国、日本与俄国)的结合点。哈尔滨作为一个多元化城市,其自然地理、文化地理、政治地理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中国史、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等的学术价值更历史27.3万字 - 会员
金代上京路研究
本书以金代上京路整体视角,系统梳理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首先扼要地介绍了金代上京路设置沿革及行政区划变迁,其次从金代上京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姓氏、家庭及人口等方面展开专题研究,试图揭示金代上京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发展规律,最后论证了金代上京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以期使读者对金代上京路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历史29.1万字 - 会员
台湾历史研究(第四辑)
《台湾历史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台湾史研究室编辑的台湾历史研究专业学术刊物,登载自古迄今台湾历史研究领域原创性的优秀学术成果。内容涵盖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军事史、外交史及历史人物等各个方面,并适当刊载有关台湾历史研究的珍稀资料与口述史料,以期为台湾史研究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历史22.8万字 - 会员
发现另一个深圳:深圳78街“全景画像”(盐田)
该书是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主编,会同文旅、传媒等单位,依托深圳市基层全覆盖调研成果编写而成,着眼于深圳市88个街道,一区一册,全面剖析全市各街道的地理、历史、人文、产业、自然风光等要素,既可以让初次来深的游客对深圳各街道有初步了解,也可以帮居住多年的本地居民补全对居住街道认识。历史3.2万字 - 会员
口述文成历史
《口述文成历史》一书是展示文成县文化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书中采访了在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有一定贡献的人士,利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再现文成县历史演进的发展脉络,从“政区和人口变迁、交通运输的改变、水利水电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农业农村变化、旅游开发利用、文化弘扬传承、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百工之乡非遗项目挖掘、侨乡变迁”10个方面,对文成县的发展历史做出了回顾总结,以期打造文成地方文化的新名历史26.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