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情书选集
朱生豪更新时间:2020-03-30 22:21:38
最新章节:朱生豪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作为中国较早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莎翁译匠”,朱生豪在旁人看来是个不善言辞的才子,却因写给爱人宋清如的书信被誉为“最会说情话的大师”。在两人横跨十年的184封异地通信中,朱生豪为自己和宋清如起了许多署名和称谓,愉悦和方达之情跃然纸上;他在信中畅谈人生的理想和规划,诉说生活的琐碎和苦闷,点评诗词歌赋,表达对爱人的倾慕与思念,读来时而让人忍俊不禁,时而因其真挚感慨万分。在这个鸿雁传书已成过去时的即时通讯年代,被印刻在泛黄书信上的一字一句显得弥足珍贵。纸短情长,朱生豪用他短暂的人生,诠释了一生只够爱一个宋清如的深情和浪漫。
品牌:果麦文化
上架时间:2020-02-01 00:00:00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果麦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朱生豪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门外汉的京都
“永远的浪游者”舒国治代表作,红极一时现象级旅行散文。任性自在的晃荡札记,堪称京都游玩蕞佳范本。收录自序、《京都的水》等新作及导览彩页。窦文涛、梁文道、洪爱珠默契推荐!漫无目的走一走,然后睡个好觉。文学5.2万字 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词传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璀璨星河中,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犹如一颗深邃而哀艳的流星,划过唐宋之交的天际,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的词,情感深沉,文笔优美,既反映了个人的悲欢离合,又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雨飘摇。南唐宫廷的瑰丽与哀愁,是李煜早期诗词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构成了李煜作品中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映射出他作为君主的双重身份带来的内心冲突。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走进那个时代,品味“千古词帝”词中的瑰丽与哀婉,感文学2.9万字- 会员
观察者的幻象
本书撇开了对于美学、美、美感、艺术等抽象的美学范畴的考察和梳理,而是基于丰厚的生活现象和文化现象,从审美的感觉出发,探讨了审美与人生相关的重大问题。文学15.5万字 - 会员
一个人吃饭,也要好好吃
本书是80后作家张佳玮先生谈“吃”的散文集。作者基于亲身经历,围绕美食展开描写,灵活运用通感手法,巧妙调动读者不知不觉“参与”其中。书中内容丰富多彩,能够使读者领略到,带着乡土气息的袅袅炊烟永远是暖心与温情的,中外饮食文化的和而不同蕴藏着距离与差异产生的美感,佳肴美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乎历史、文学、哲学等,小吃食的背后有大天地。文学11.1万字 - 会员
流浪小木屋
由自由、浪漫、梦想和爱组成的生命是什么样?理想中的家与生活又是什么样?十三和阿全的这座小木屋给出了一份答案。在小木屋的日子里,砍柴、养马、取暖、修家具,一点一点亲手建立起一个家,过程是波折的,也是美好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天是独一无二的生活,也是五彩斑斓的人生。全书共4章,分别讲述小木屋的故事、小木屋的邻居、作者的感情观和暂别草原的不舍之情。作者用温柔有力、率真炙热的文字,将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小木屋文学8.1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学佳作选:散文卷(2023)
本书精选了中国当代作家2023年发表的优秀散文,题材丰富、文笔自然优美,风格多样,紧紧围绕当下的主旋律,以文学的笔法来歌颂祖国、咏叹亲情、追思过往,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书中所选散文,从发表就一直被公认为名篇,结集出版是为了展现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让读者得以领略中国当代优秀散文的风采。文学24.3万字 - 会员
五姐
家族如何建设?家风如何传承?本书以一位豫东母亲“五姐”为视角,讲述了五姐和她的儿子——兰考籍知名企业家景柱以及景氏家族历史和家风传承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强调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家风不仅是企业家品德修养的源头,也是企业家精神的成长基石。景柱作为知名企业家,不仅极具家国情怀,而且非常注重文学6.4万字 - 会员
摸索仁道:随笔集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文学21.2万字 - 会员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的词与梦
本书以李清照的经典词作与人生起伏为线索,结合历史背景,将李清照波澜起伏的一生娓娓道来,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窥见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才华与人格魅力,铭记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中除了词作与词作赏析外,关于李清照的晚年小传部分注入了作者的遐想,旨在丰富文章的可读性,同时以另一种方式致敬这位伟大的词人。文学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