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诗学原理(第二版)
徐有富更新时间:2019-08-09 19:00:09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教材是作者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专业讲授“诗学研究”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诗歌的基本知识,对诗的内容、形式、创作方法与鉴赏方法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全书分为诗的形象、诗的感情、诗的节奏、诗言志、诗的理趣、诗的意境、诗的构思七章。本书具以下特点,一是从内容到形式,从创作到鉴赏,构建了一个新的完整的诗歌理论体系。此类著作自朱光潜1942年出版《诗论》以来很少见到。二是论述时避免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与对诗歌作品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所引诗歌理论与诗歌作品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三是将对诗歌理论的阐述与文献考证紧密结合起来,一切凭资料说话,所引资料均详细而准确地注明出处,努力做到言必有据。四是力求通俗易懂,所以通篇避免做烦琐的考证,充分注意行文的可读性。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徐有富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清代诗学史(第一卷)
清代诗学依托于学术色彩浓厚的思想史背景,对整个古典诗学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和梳理,是古典诗学的集大成和总结时期。本书作为《清代诗学史》的第一卷,内容包括鸟瞰整个清代诗学文化性格和历史特征的导言以及论述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诗学的六章正文,既有历史进程的整体观照,也有具体诗论家的细致评析。相比前人以单一的观念史视角考察清代诗学的批评史、诗学史著作,本书的研究首先立足于诗学文献的细致梳理,融观念史、批评史、文学69万字 - 会员
精神生态与散文演变(1976—2010)
研究是一种价值预设。对中国晚近三十年散文演变进行追踪调研,深层的意指,是对晚近三十年中国社会转型间民生众相、精神状态、民族灵魂、人格思想的深度调研,也是对中国当代散文研究相对边缘化、有限性的某种纠偏。“精神生态”是作者确认的散文演变场域,并从“精神向度”“精神表意”“精神复归”“精神多元”“精神守望”“精神碎片”六个维度勘探创作主体即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状态、关联的社会存在和文化思潮裂变。研究过程中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新中国外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戏剧在外国文学中,特别在西方文学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虽然到了二十世纪,戏剧已经有走下坡路的趋势,但总体来说,戏剧在西方史上属于文学的精华,艺术的桂冠。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对外国戏剧的翻译、演出和研究都非常重视。文学30.2万字 - 会员
隐喻认知视角下莎剧的修辞及汉译研究
本研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莎剧修辞及其汉译,探究莎剧修辞语言的隐喻认知机制及其跨文化转换机制。全书分为两部分,一是莎剧的主要辞格及其汉译研究,二是意象与隐喻的研究,兼及莎剧和曹剧的“心”“风”“雨”的隐喻对比。本研究从隐喻认知的理论视角,系统阐释莎剧的修辞及其翻译,有助于更好把握莎士比亚戏剧语言,为莎剧翻译提供理论依据,并对构建认知翻译学的理论体系有所贡献。文学20万字 - 会员
印度古代文学
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印度和中国一样,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国。它产生了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宏伟的两大史诗,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精美的抒情诗、叙事诗、戏剧和小说,以及独树一帜的文学理论体系。本书概述自公元前十五世纪至公元十二世纪的印度古代文学,即吠陀时期、史诗时期和古典梵语文学时期的文学。其中,梵语文学是主流,也包括巴利语和俗语文学。文学32.8万字 - 会员
世情小说的人物形象与性别话语嬗变研究
本书对明清时期代表性世情小说中的男女人物形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背后的性别话语的嬗变。本书的研究特色与学术价值主要在于:其一,系统梳理世情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发现其中都有叛逆色彩较强的女性,她们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对传统女性话语的冲击,但传统色彩较浓的女性形象并没有完全退席,显示了传统女性观的韧性。其二,比一般相关著作更多地研究了世情小说中男性话语的存在,特别关注其中对理想男性的探讨。这既深化了文学19.9万字 - 会员
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
本书依据鲁迅创作实际与鲁迅研究学术史,将“黑暗”作为一个能集中揭示鲁迅人生、思想、审美观念与艺术个性的核心概念,对其精神结构与文学创作进行了研究。文学25.2万字 - 会员
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
女性地位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民国几十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女性的法律地位在这一历史时期却逢遇了千年未有之变局。本书首次把民国女性法律地位之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及二者的“互动”放到整个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变迁的大环境中进行系统考察,对民国时期传统乡土社会、都市空间、苏区及解放区女性法律地位的嬗变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爬梳,以此探究民国女性法律地位、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进程及其对文文学25.5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的宁夏文学批评研究(1978—2018)
本书以新时期以来的宁夏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梳理了1978—2018年宁夏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从“话语形态”“文化心态”“典型现象”“作家的批评研究”“批评个案”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实现对宁夏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审视。本书总结了这一时期宁夏文学批评在宁夏文学整体发展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及存在的历史遗憾,以期探寻当代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为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文学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