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玄幻
  • 都市
  • 武侠
  • 历史
  • 轻小说
  • 法律
  • 法律法规
  • 普及读物
  • 刑法
  • 随笔
  • 民法
  • 成教职教
  • 宪法
  • 司法案例
  • 法律实务
  • 理论法学
  • 法学文集
  • 经济法
  • 行政法
  • 高等法律教材教辅
  • 综合学科
  • 工具书
  • 法律史
  • 诉讼法
  • 外国法律
  • 法律考试
  • 网络法规
  • 法律文书
  • 国际法
  • 案例分析
  • 司法制度
  • 律师制度
  • 商法
  • 公检法
  • 专家传记
  • 会员

    刑事辩护的中国经验:田文昌、陈瑞华对话录(增订本)

    本书在2012年5月出版,首印6000册,目前已无库存。本书在刑事诉讼实务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鉴于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两高三部委正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我们拟邀请两位作者就实施细则再进行一次谈话,增补到书稿中去。同时鉴于对首印的装帧设计不很满意,我们准备再版更换封面设计和装帧形式,力争把本书打造成一本可以长销的律师必读书。
    诉讼法32.4万字
    2.8万人气
  • 会员

    民间借贷:新型疑难复杂案例精选

    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以“套路贷”、虚假诉讼为主要表现特征的非法活动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如何甄别违法犯罪活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充分发挥民商事案件承办工作的评价、教育、指引功能,妥善且高效承办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给司法工作人员带来了新的挑战。本书旨在通过精选一些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为当事人维权、公、检、法工作人员及律师办案、法考考生备考主观题、高校教学提供参考,并向建国70周年献礼。
    诉讼法30.7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民间借贷操作指引与纠纷解决

    《民间借贷操作指引与纠纷解决》按照“基本原理”“实务难题”“案例精析”“法条索引”的体例进行架构,力图为民间借贷的规范操作提供指引,并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实务难题提供解决方法。同时,通过律师对相关真实案例的点评和分析,揭示实践中纠纷多发风险点,展现法院对民间借贷案件的裁判思路和观点,为民间借贷纠纷的预防与解决提供指导。
    诉讼法33.5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社会转型中的纠纷解决

    作为法律社会学、法律人类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领域,民间纠纷解决研究在国内外学界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然则尚不足以跟上中国现实发展的步伐。本书对民间纠纷解决的探讨立足前人研究,积极创新,以丰富的经验实证材料为支撑,力图在贴近纠纷解决的纷繁现实方面,在构筑与国内外同领域研究者的对话平台方面,在从理论上指导我国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方面,做出贡献。
    诉讼法24.6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新行政诉讼法逐条注释

    中国行政诉讼制度,不仅包括行政诉讼法,还包括其他法律(例如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的相关内容;不仅包括法律条文,还包括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司法批复;不仅包括法律规范条文,还包括司法政策等等。
    诉讼法74.4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民事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

    本书把中国当下司法实践中实际存在的诉前证据收集概括为三种类型,即当事人自行性诉前证据收集、社会性诉前证据收集和国家性诉前证据收集,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作者认为,要完善中国的诉前证据收集制度,必须创制新的诉前证据收集类型。相对理性的选择是,创新我国现行的“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制度,把时段从诉后延伸到诉前,从而使该项制度发展为当事人既可以在诉讼系属之后又可以在诉讼系属之前申请法院收集证据
    诉讼法19.3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内容简介:《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是一套法学专业本科教材及其配套用书,涵盖了我校法学本科全程培养方案所列全部课程,由教材、案(事)例演习和教学参考资料三个层次的教材和教学用书构成,分为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国际法学和法律职业实训十个系列。《法学精品课程系列教材》由我校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素养和丰富教学经验
    诉讼法56万字
    2.7万人气
  • 会员

    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上下册)

    本书研究了刑事诉讼法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呈现了这一学科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该书分13个部分,共33章,在对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发展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该书全面展示了较成体系的五大理论,即诉讼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诉讼模式理论和司法裁判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讨论了刑事诉讼中的辩护问题、强制措施问题、量刑程序问题和被告人诉讼地位问题。最后,该
    诉讼法93.4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最高人民法院民商事裁判文书精粹与观点梳理

    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案件既有很强的实务指导价值,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已为法律界所公认。鉴于此,本书精选了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近三年来代理并胜诉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民商事案件,涵盖合同、知识产权、票据管辖权异议和执行等案由,并在充分解读判决书或裁定书原文的基础上,从个案中抽象出可适用于相同类型案件的裁判观点,借此可以帮助读者领悟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中运用的裁判方法、体现的裁判尺度、蕴涵的裁判价值。
    诉讼法37.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用证据说话:民事证据运用的法律与技术

    本书全面系统地解析民事证据法的重点、难点,涵盖了9章内容:举证期限与证据交换;一般证据保全;公证证据保全;诉讼中经验法则的应用;证明与证明标准;证明责任及其分配;事实认定的方法;第一审程序中的证据运用;第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中的证据运用。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三大特色板块“问题答疑”“案例评析”“特别提示”帮助读者梳理真实案例中的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诉讼法12.2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刑事诉讼法学

    本教材分“总论”、“证据论”、“程序论”三大篇,分别阐述了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以及从立案到执行各个阶段的程序;二十二章中,每一节下均由“案例思考”导入正文,并在章后附拓展阅读和思考题版块,从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章节的内容。
    诉讼法48.6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刑诉青年说:全国青年刑诉学者在线系列公开课(第一季)

    本书共十讲,内容包括:法庭质证程序原理、报复性起诉的识别与治理、司法改革语境下的证据裁判原则及其反思、委托辩护与法援辩护冲突的职业伦理问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性等。
    诉讼法39.1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用证据说话:民事证据的原理与运用

    本书为了突出实用性,采取了与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不同的写法及体例。例如,本书中的“特别提示”就是突出实务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之处。本书还根据相应章节阐述的内容,设置了“问题答疑”部分,对人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回答。另外,本书在每一章的最后还设置了“案例评析”,针对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尤其是法院的裁判进行分析,指出该案例中所涉民事证据法原理以及运用实践。
    诉讼法12.3万字
    2.6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注解与配套(2017年版)

    为了帮助读者准确理解与适用法律,我社于2008年9月开始推出“法律注解与配套丛书”,深受广大读者的认同与喜爱。随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我社陆续扩充本丛书品种,目前第四版51种之多,成为法律工作者办案运用和公民法律学习的有力助手。本套丛书主要包括注解、应用及配套三部分。本分册为民事诉讼法,涵盖民事诉讼法相关法律重点及难点。
    诉讼法19.4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
    诉讼法21.5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2018年版)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公正、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而制定的法律,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据。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的决定》。为贯彻落实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已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主要对受案范围、管辖、原告资格、复议机关作被告
    诉讼法3.6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民事诉讼法学教程(第五版)

    本书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生相关课程的指定教科书。本教材以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主线,分别对民事诉讼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辅助和保障性制度以及诉讼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等进行了理论、规范和实践三个层面的阐释,在对民事程序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进行揭示的基础上,本教材着重对程序与程序之间、制度与制度之间、程序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并结合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和实践发
    诉讼法40.8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

    本书内容如下:第一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进行审视,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进行了深入考察,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诉讼法24.4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民事诉讼中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之规制研究

    民事诉讼中的攻击防御方法一般指的是当事人用于为诉之声明说明理由或者用于对诉之声明形成防御而提出的全部的诉讼资料。在适时提出主义之下,基于诉讼促进义务、诚信原则和宪法性基本诉讼权利的要求,对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应由法院依据法定程序课以失权制裁。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与地区的民事诉讼法律均对逾时提出攻击防御方法进行了规制,而我国在立法和司法方面均对此认识不足,相关制度仍不健全。应当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立
    诉讼法16.2万字
    2.5万人气
  •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年版)

    行政诉讼法是为了规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够公正、及时的审理行政案件,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
    诉讼法1.2万字
    2.5万人气
上一页2/8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